所谓俱乐部(Club),就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俱乐部”这个词是日本人对英文Club的音译。 俱乐部对于顾客的功能: 1.社交功能:比如:以运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俱乐部,就具有良好的社交功能。许多人参加团体运动项目是为了运动中那种亲密无间的情谊及希望有一个归属。 2.娱乐功能:俱乐部成员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就是娱乐。 3.心理功能:成功的俱乐部能够起到满足安全、地位、社交这三种需求的作用。 4.力量功能:一个人一旦成为某一俱乐部的成员,就可能树立更强的信心,感到集体力量的强大 俱乐部可以是盈利性组织,只要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就行。从某种意义讲,俱乐部比较容易活动,只要有几个合得来,商量好就可以干,没有许多规定,限制,可以看作是私人间的活动。虽然也有章程,但是更多的是个人意思的表达,随意性较大,不像协会是集体的,要照章办事。 可乐部 可乐部是源于中国的新造词汇,等同于英文中“Club”音译。“club”在引入亚洲的时候,由日本人翻译成“俱乐部”,并沿用至今。“俱乐部”这个概念传到亚洲后,形成了两种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及实践,分别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日本侧重于强调俱乐部的主体——人群,中国侧重于强调俱乐部的载体——场所,而双方共同强调的是活动内容。 创造词“可乐部”与“俱乐部”不同之处在于“可乐部”强调一个新时代的精神,可乐部崇尚的是一种开放、自由、平等的精神,让每个人都可以组建自己的可乐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空间。 真理源于对话!“Truth grows in conversation!” 可乐部强调了对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可乐部既是一个场所,也是一群爱好习惯相近的人,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表白。 凡物皆有可乐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苏轼(1037~1101) 大约一千年前,苏轼就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苏轼强调的可乐精神,是一种哲学世界观,就是一种大众化的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值得快乐的地方”。 俱乐部的起源 俱乐部文化起源于英国,17世纪的欧洲大陆和英国,当时的绅士俱乐部源于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民间社交场所,它们往往都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俱乐部的内部陈设十分考究,锄古香古色的房间和美轮美奂的装饰,俱乐部内都还设有书房、图书馆、茶室、餐厅和娱乐室。俱乐部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外,还向会员提供餐饮、银行保险、联系和接洽等各项服务。以前,标准的英国绅士是不会随便下馆子、去银行的,他们总是在自己的俱乐部里完成这些事情。就连写信、写短笺他们也都尽量用所在俱乐部的纸张,因为这样才得体。在传统的英国俱乐部中,英国绅士良好的教养、优雅的传统及对生活的高雅品位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在英国社会,一个人拥有多少知名俱乐部的会员资格是此人社会地位高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