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用时比较多,也不容易学好的学科。本来作为母语,每天都在说,但是想达到较高水平,真不容易。中考、高考,一些学生就是被语文拖了后腿。
究其原因,阅读不够,积累少,语言贫乏,理解能力差。
一、语文学什么?
这是写给家长看的,所以要说清楚语文学什么。
学语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指的是知识水平与能力、修养。内容结构上有四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识字量是3000个左右,会写2500左右,初中阶段掌握3500左右。这是一个面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因此,它是是一个基本要求。掌握了这些,只能应付一般的读书看报,日常交际。据统计,康熙字典,记载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新华字典收录汉字一万三千多个。汉语成语大词典收录成语两万多个。说明拓展学习十分重要。
阅读的要求,从小学低年纪的儿歌、童话,体会、感受、交流 ,提升到初中,能自主欣赏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同样,写作和口语交际,也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实践应用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二、语文怎么学?
识字和写字,需要记忆,要靠适当巩固练习和应用来强化掌握。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根据这个规律,就可以制定自己的复习周期。有的学生马虎,实际上是没有真正掌握,巩固得不及时。
除了汉字需要记忆以外,课文或其它文章中的优美句子也要记忆积累。有的甚至是必须能够整篇背诵。
阅读理解方面,要学会结合文本情境,去理解重要词句。要通过课文学习习得的方法,融会贯通到其它文章中。课文作为范例,重要的作用是揭示方法。要弄清怎样理解某词意的?为什么是这样理解?一般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引导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句。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学生逐渐领会。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切忌人云亦云,不要背参考资料的答案,那不是学习。
作文的提高,知道不同体裁的写作方法、正确运用语法、能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还要多读书、勤观察、尝试模仿。不读书,就没有积累,词汇就贫乏。不观察,细节描写就不生动,甚至无话可说。模仿是揣摩写作方法的一个办法,应该适度尝试。
语文的第四个模块是口语交际,说清楚、表达生动、幽默风趣,这和阅读有关,不读书,做不到出口成章。不思考,难于逻辑清晰。
总之,语文学习是积累的过程,是读书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没有其它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