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个故事,涉及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塑造了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知识面非常广,信息量十分大,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生活阅历。
《红楼梦》所叙述的,似乎就是风月情浓,怀金悼玉。其实不然。
试遣的愚衷。
贾宝玉真实的人格特征,并不仅仅是安逸享乐。而更多的是彷徨,忧虑和反判。在大观园里的公子哥儿中,别人都是养尊处优,乐享富贵,唯独贾宝玉不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于社会、人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发问。
首先,是他在贾府中的前景定位渺茫。表面上,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但是依照旧时的札制,他在贾府是没有出路的。在荣国府里,长房是贾赦,长孙是贾琏。按照长幼排序,继承荣国府的人是贾赦,之后是贾琏。轮不上宝玉,就连他父亲贾政都轮不上。事实上,荣国府的现实就是如此。袭官的人是贾赦,贾政是因为自幼酷爱读书,深得皇上喜爱,才额外给他封了个员外郎。因贾母尚在,荣国府看似在她的掌控之中,但实际行事的人呢,主外的是贾琏,主内的是其妻王熙凤,家中事务,根本就不关贾政一支的事。
再说说宝玉的父亲这一支。贾政共有三子,长子贾珠,次子宝玉,三子贾环。贾政的家业应该由贾珠继承,贾珠虽死,但其又有长子贾兰,这种长房长孙的承袭权,是不可悍动的札制家法,怎么轮也轮不上贾宝玉。因此,宝玉的安稳只是一时的。一但成年,他必定将会面对自立门户的巨大考验。
若要自立门户,宝玉最好的出路,就只能像他父亲一样依靠读书求取功名,以求在仕途上有所发展。而贾宝玉却又认为那些读书做官的人,都是庸庸禄禄的名利之徒,是国家蛀虫,是国之大患,早晚也要灭亡。
因此,面对社会,面对自己的将来,贾宝玉始终寻找不到一个心灵的安顿。于是,只要是遇上不幸的人,不幸的事,都会令他惶恐不安。
《红楼梦》是历来社会兴衰的一个历史缩影。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周而复始,盛极必衰,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其中原因何在,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无数历史学家,这个巨大的拷问,应该才是《红楼梦》的真正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