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这个问题分两个层面,一个是职业发展本身有一些能用的发展之道可供参考,不分行业与职位,另一个就是本职业会有一些特殊性需要照顾到,逐一解释一下。
一、职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通常来说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定位期、适应期、发展期、转型期与平衡期,这里显然不讨论定位期,我们重点来说一下适应期和发展期。
适应期通常指的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能力还没有精专到独当一面的程度,得到的职业回馈也不多,这时候人很容易动摇,尤其是教师这样一个入世感不强又受很多道德约束的职业,同学创业干的风风火火赚了很多钱,在私企或者外企的白领在城市里尽情享受着灯红酒绿的生活,都会让人感觉自己的工作很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味,这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踏踏实实练技能,相信教师这个行业所带给人的技能是迁移性极强的,如管理能力、演讲能力、逻辑能力、共情能力等,一堂好的课程绝对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为什么像俞敏洪,马云等老师出身的人也能成为好的企业家,像陈铭、艾力这样的新时代网红老师也能够在媒体上崭露头角收获大票粉丝。你不一定要让自己坚信教师是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但一定要相信做一个好老师是绝对锻炼能力的职业。这个过程很孤独,但需要坚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每一讲课,每一个学生的眼神,每一次失败的经历……不要觉得心里不平衡,老师这个职业注定是先期投入多,后期回馈多的职业。这是第一阶段——适应期。
第二阶段发展期是过了适应期,自己有了很强的授课能力,面对人和事都没有任何压力,觉得特级太遥远可能性也太小,本身也算在自己的学校功成名就了,于是可能开始有一些倦怠感,有些人就开始混日子了,很多人都在这里止步不前了。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做这么几件事。第一个就是著书立说,把自己的经验和积累进行外化,可以是实体的书籍,也可以是公众号等线上媒体,让自己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学校内;第二个就是找到新的方向,如做教师培训,把自己的授课技能传授给新的老师,从教学生向教老师转变,目前中国教育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刚刚毕业的师范生离优秀老师差距很远,所以师训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也很有市场。总之,要让自己的能力与成果外化,收获能力积累后的福利,这样对于自己的专业能力又是一轮精进。
当然,这两个时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毕竟积累和输出随时都可以进行,只是重点不一样而已。
二、教育行业的特殊性
教师是一个一直被高举的职业,大家得到尊重的同时,自己在别人心里的期待也会变高。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老师的产品绝不仅仅是课程这么简单,除了言传还有身教。所以当你决定做一个老师,一定要让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人,知行合一,否则会让学生质疑学习的价值,毕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视野相对比较狭隘,老师就是大家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窗口,如果这扇窗不通透,学生看到的世界也必然不通透。
另外,老师需要心中有爱,你是不是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明显就感受得到,在爱中学习的孩子和在没有爱的环境里学习的孩子肯定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多年还会一直怀念自己当年的老师,因为年少时候经历被爱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如果你没有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建议不要从事老师行业,否则学生痛苦自己也得不以成就感。
就先说这么多吧,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