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点题,中关村的创业大街,主要聚集着三类人,第一类是拿着自己的互联网项目四处寻求孵化的创业者。他们有的以app为主题,有的以自媒体为主题,有的野心更大,想要触及互联网的多个链条。
第二类,创业服务者,他么专门为这些想要创业的人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为创业的开始提供指导。他们所针对的用户就是这些在中关村寻找机会的创业者。
已经有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飞马旅、36氪、言几又、创业家、联想之星、天使汇、JD+智能奶茶馆等37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到了中关村的创业大街。
第三类,创业公司的员工,时常陷入到老板不在,工资无保障的境地。
其他的借贷人,托等等灰色地带就不在此列举了。
总的来说,中关村只是一个环境,最终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创业成功的还是你自己的能力和在项目上到底下了多少功夫。对于想要在中关村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人,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杜绝理想主义。有很多混迹于中关村的所谓互联网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项目非常有信心,好像自己做的一个app,创业无敌,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个“大姨吗”(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时常提及的明星项目,孵化成功品)。
有的野心更大,赶超京东,打倒淘宝。做为创业导师,我给大家一个建议,饭要一口一口吃,一口也吃不成一个胖子,先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随口画大饼,吹得越大,越让投资人感觉到你的不靠谱。
第二,做好调研。为什么很多人说中关村创业的泡沫大呢?如果去采访采访中关村的创业服务中心就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多无奈。
有的创业者张口就来,你要是问两句做过市场调研了吗?做过竞品研究么?他反倒跟你急,什么“你这是不信任我么?”,“我这个项目有多好,不信你自己去查查?”。张口就来。投资人想要看到的是你调研的结果,而不是你的保证。
第三,不要盲目乐观。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励志的标语比比皆是,其他创业者白手起家的成功史,甚至国家对创业的扶持似乎都让“创造”、“打拼”成了种一本万利的投资。
如果发现自己的项目并没有什么前途和发展前景,在屡次碰壁之后,不要发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然而应该及时止损,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个创业项目做准备。
对于创业而言,成功的人的确是少数,但这少数人都有着共同的心态,即创造新事物的满足感。可在中关村,比起真正计划着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流连在创业大街上的大多数人只是把创业当作平庸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心态成为了阻止他们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
除了中关村,还有哪些创业园地名声在外,其实不然,我是李合伟,欢迎大家转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