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诗歌在现在还有存在的意义。还想说,人类不死,诗歌不亡。
现在很多写诗和读诗的人都很迷茫。诚然,相比较物质而言,诗歌很难带给人实际的东西。写诗的人靠诗歌家财万贯的少有,读诗的人靠诗歌扭转人生的也不多见。
但诗歌终究拥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它都没有消亡,说明它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借用哲学家的话: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意义。
诗歌相比于新涌现的、更受年轻受众吹捧的网络文学、漫画小说等艺术形式,显得比较边缘化了,有一些诗歌也越来越艰涩,越来越恶心。但想想为什么诗词大会如此火爆,为什么抗疫诗歌也有不佳作让我们感动,为什么有些人写了一辈子的诗、读了一辈子的诗还乐此不疲。只因一点,活着有些人需要诗。
十五年前参加《诗刊》举办的一个朗诵会,屠岸、食指、叶文福、叶延滨等大诗人朗诵诗歌的激情至今记得。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在田间地头农村人聊出来的精句或者孩子无意中说出的妙语。我喜欢广义上的诗歌,真正的诗歌在民间,属于你,也属于我。不管诗歌是带给你情感的愉悦或者精神的熏陶,或者美好的想象,或者仅仅是片刻的放松,或者看了想大骂一句……我想,都可归结为诗歌的“意义”。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一句话:“不管是谁,在音乐上自以为是或者弄虚作假,都会受到惩罚的。音乐要的是真诚和谦虚。如果不是那样,那就是对上帝的亵渎和不敬。而上帝给了我们动听的音乐,是要我们讲真话,讲老实话。”
估计也同样适用于诗歌。
一点小感想,供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