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科技助力,考古更精细

  颜料分析、紫外光拍摄以及三维模型打印等技术的应用,为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在考古发掘过程、现场保护、后续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颜料分析和制作工艺分析

  针对土雕建筑和壁画,我们主要采取颜料分析和制作工艺分析,现场进行清理取样、加固保护、颜料分析、制作工艺分析。如中兆村M100的土雕建筑,我们选了两个点,分别于第二土雕建筑的顶部和左侧椽头位置,经过分析,中兆村M100第二土雕建筑的颜料成分中,顶部的黑色是炭黑、白色是碳酸钙、红色是土红。对该土雕建筑的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是土雕建筑顶部的黑色颜料,直接涂抹于土雕主体之上,屋顶为黑色瓦。第二土雕建筑的椽头构件并非与土雕建筑整体制作,而是分别制作,各自上色之后,再粘接在一起。

  我们也对墓葬中的壁画进行了紫外光、红外光拍摄。紫外光拍摄后,壁画未见荧光反应,说明壁画表面没有有机染料或有机图层。红外光拍摄后,屋檐部分黑线、斗拱部分红线与可见光照片对比,无明显差异,仅为单层线条,未见起稿线。但是局部范围可见笔直黑线,说明在壁画绘制之前,在整体墙面绘有布局线。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搭建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GIS功能模块,为综合多方面信息研究墓葬选址、分布提供了便利。除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三维扫描、虚拟现实、三维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也应用到本次考古发掘中。比如对焦村M25、中兆村M100整体进行三维扫描,以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墓葬信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中兆村M100的考古发掘现场全景呈现,从而给研究者以环境沉浸感,提供全面、便利的观察条件;利用三维扫描所获取的数据,对墓葬本体等进行三维模型打印。

  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不止于此。目前,我们计划对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碳、氮同位素分析,了解墓主人生前食谱;进行锶同位素分析,试图探索墓主人生前的迁徙、活动范围。

  (作者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本报记者张丹华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2日 12 版)

关键字:科技 / 助力 / 考古 / 精细 / 
庆阳市继续教育入口(庆阳经济能不能超越兰州) virtualbox是什么软件(virtualbox安装不了,是什么问题) 2007cad序列号和激活码(cad2010激活码,序列号356-72378422申请号RQ6 皇后养成计划2(皇后成长计划2乱世是什么?4399钻石是什么获得的 淘宝关键词(淘宝关键词怎样确认它竞争度的高低) 浙江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浙江一油罐车发生爆炸,已造成4人 明日方舟电脑版模拟器(明日方舟代肝平台有哪些) 增值税发票认证勾选平台浙江省(发票勾选认证操作流程2020) 增值税选择确认平台江苏(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怎么在开票系 一刀辅助官方网站(锤石ad一刀秒出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