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所使用的记录国语(现今为普通话)的音标。
其实在《汉语拼音方案》里定义的声母、韵母的拼音旁边也有相应的注音符号与汉字表示对应的发音,《汉语拼音方案》原文如下:
补充说明:
其实还有三个符号,分别是「万、兀、广」,不过是用来记录方言的,普通话用不上;
zhi、chi、shi、ri、zi、ci、si 的韵母名义上使用「帀」表示,实际上省略不写(即所谓的「空韵」);而其他情况下的 i(或 yi),大陆作竖,台湾作横;
声调标在音节最后一个符号的正上方(台湾为右上方),阴平实际上省略不写,轻声是在音节起始处加圆点;
汉语拼音存在 y、w 起首的音节,严格来讲 y、w 不是声母,所以要先转换成相应的 i、u、ü 起首的音节写法然后再转成相应的注音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