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师生缘分,1972年,我父亲送我到丁家楼小学读书,有幸遇到了我终生难忘的良师———燕立霞老师。
当时,我是学校唯一的一位住读生,离家近二十华里地,每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回校,从家里捎着煎饼和炒辣菜条。
学校为了照顾我年龄小,让我住在离任课老师办公室紧紧相邻的那间小宿舍里。
我在宿舍里吃饭,燕老师就经常把自己在学校食堂里打的菜端到我宿舍里,与我一块吃,吃饭时还经常向我的碗里夹菜;有时还专门为我另外打一份,她对我经常说:你年纪还小,要多注意营养,多吃点青菜。
那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口井,洗手、烧水、涮碗都要用水。
我经常过去提水,有时候在提水时,水桶快到井口时就提不起来了,燕老师看见后,就跑过去帮忙。当时,我刚刚九岁,师生共提一桶水,燕老师望着我那张幼稚的脸,她笑了,我也笑了。
我放学后就到宿舍里吃饭、做作业、休息。燕老师晚上办完公后,总要到我宿舍里看看我。
那个时候,学校还没有通上电,只能用煤油灯照明。我晚上做功课,因为节约,所以一个星期也点不完一斤煤油。燕老师过去看见后,把豆大的灯火芯,总要拨大一点,还说:这样长期下去,容易伤害眼睛的,造成近视;灯芯可放大一点,油点干了到我房间里去倒就行。
我晚上在床上睡觉有个“坏”习惯,经常“转圈”,也就是说,睡着时在床上慢慢缓缓的“转悠”,这样就很容易掉下来。有一次,燕老师来看我时,见我连人带被滚到地上,还在甜甜的睡着;燕老师抱起我时,我眯眯糊糊的醒了,她抱着我又把我放在床上,并特意把我向床里面放了放,又推了推,靠在墙根,掖了掖被角,当时我的心里非常感动,一个离开家、离开父母在学校生活的小学生依然享受到了细腻的母爱………
燕老师在生活上爱护学生,在教学上更是呕心沥血。在我与她相处的三年里,发现她为了精心备课、批改作业,经常工作到半夜,她在办公室的煤油灯亮得早、熄得晚。
燕老师讲课很有味。学生们说,燕老师上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得会很自然,外面的事别想干扰你,因为燕老师的眼睛、语调、举止总是那样出神的传递着课文所表达的文章内容………
燕老师讲课很耐听。老师们说,一听到燕老师讲课,总是会有收获的———因为她讲课时有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音、传神的动作,会把我们带出教室,带到那广阔清丽的大自然中去………
燕老师讲课很有新意。学校领导们说,燕老师的课,每听一次都有新意,每听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课堂上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能这样透彻深入的分析教材———不愧为一位真正的语文老师。
有一次,省教育厅的教育专家来县里检查教学工作,并听评估课,县教育局领导挑选了三位优秀语文教师,燕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她讲的是二年级教材,是《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下课后,听课的专家们召开评课会,一致评价:这堂课,在全县,燕老师讲得最好;那篇优秀教案后来被刊登在当时的《山东教育》上,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发表在《人民教育》上。
燕老师,真心真意的爱护学生,真心真意的教育学生,学生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四十多年前,我晚上在学校宿舍里睡觉滚到地上、醒来时躺在燕老师的怀抱之中这真真切切的一幕,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清清晰晰的闪烁着……………
(本文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