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88所,在校学生178万余人,学校数量多,师生人数体量大,近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总体平稳,但仍然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亟须加强制度规范。《办法》立足青岛市学校安全工作实际,总结固化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安全基础建设较薄弱、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学校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办法》强化政府的托底责任,规定政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将学校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明确镇街依法履行学校安全工作职责,村(居)民委员会协助镇街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强化部门协同,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个人参与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安全。
《办法》明确学校履行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对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突出家校共建,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鼓励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办法》坚持问题导向,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明确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规划,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各类安全教育。结合青岛市“寒暑假前上好三堂安全课”、生存技能教育、应急安全体验活动等成熟做法,确定为工作制度,提升学生避险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办法》明确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将学校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纳入教师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
《办法》明确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并与公安机关联网。
《办法》要求,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加强治安巡逻防控,维护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
《办法》明确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规范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处置措施等规定,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